查看原文
其他

新生资讯 | 卓尔不群!你好,这里是传播与传媒学院


叮咚官微君来啦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是

人文学部

人文学部下设有文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
创意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

传播与传媒学院

学院介绍

历史沿革与现有规模

华商学院传播与传媒学院,前身为文学系,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2019年由新闻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成立传媒系。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2020年初纳入动画专业,重新组建为传播与传媒学院。目前学院下设4个学系,5个本科生专业(方向),在校生近1700人,专职教职员50余人。学院所依托的专业类“新闻与传播学”为广东省重点培育学科,“新闻学”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组织架构与专业设置

华商传播与传媒学院是一个以教学为主而重视科研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学校“未来媒体研究院”(前身为成立于2016年的 “传播与媒体研究所”)与学院实行一体化运作成立。学院下设四个学系:新闻学系、广告学系、网络与新媒体系、视频传媒系。

目前学院设置5个本科专业(方向):

新闻学专业:已有近十五年培养本科生的历史,目前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广告学专业:是传院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着力打造的产教融合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华商学院秉承“高水平师资、高资金投入、高素质培养”的建设思路而重点发展的特色专业。

网络视频制作(动画专业方向之一):是为了适应网络媒体视频制作的广泛需求而设立的新兴专业方向;

二维动画设计(动画专业方向之二):二维动画设计是以网络与新媒体为主要发展空间的艺术与传媒相融的应用型专业方向, 是具有十余年招生历史的特色专业。

师资队伍概况

学院拥有一支学缘优良、学历与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任教师队伍,分别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著名高校。现有教师中50人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有博士学位者8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有8人,其中学校特聘教授3人。传播与传媒学院著名新媒体学专家谭天教授为“新闻与传播学”学科带头人。学院聘请了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范以锦等一批学界和业界的知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


实验教学条件

华商学院投入近千万的“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其设备和实验条件目前居华南地区“一流”水平,为学院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及其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其中包括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演播室、录音实验室、动画实验室、音视频传播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能够容纳超过300余名学生同时上实验课,可满足各专业教学及学生实操训练需求。



社会合作办学

学院坚持与社会合作办学,借助优势资源,以适应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由于教师与暨南大学的天然学缘关系,学院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立了合作共建关系,师资与教学设施共享,每年选送学生交换学习,互认学分,聘请该校教授实际参与教学、科研及师资培养等工作。学院与南方报业集团南方传媒研究院、广东易集团公司合作,成立了“未来媒体研究院”,实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积极拓展实习渠道,重点建设了一批高质量的实习基地,把实践教学课堂延伸至实习基地。目前已与南方传媒集团、广州增城广播电视台、广州璀璨文化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君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易简传媒集团嘉晋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志行广告有限公司、广州若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

教学成果

传播与传媒学院注重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在教学和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习得,在不断完善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传播与传媒学院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培养,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国家计算机等级测试中均取得良好的成绩,2018年9月--2019年12月三次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和计算机考试,我院共有324人通过四级考试、78人通过六级考试、55人通过国家计算机能力测试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严格按照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学生,通过开展一系列的专业技能大赛、文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一系列的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践中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以赛促学、寓教于赛。

传播与传媒学院同学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在各类比赛中展现出了不俗的成绩。2018年参加各类学科竞赛36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42项;2019年参加各类学科竞赛137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84项、校级6项、院系级44项;2020年至今参加各类学科竞赛88项,其中省级88项,院系级7项。

党团工作

传播与传媒学院学生党团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按照校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成长。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构建良好服务平台,以务实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致力于本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传播与传媒学院学生党组织

大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开展思想教育的主要抓手,传播与传媒学院学生党支部在校党委、学院党总支的领导下,坚持从严从实、规范运行,不断强化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规范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坚持“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等制度,并加强监督与检查,做到组织生活有计划、有记录、有成效。注重教育培养、引领担当,不断强化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宿舍文化建设、安全稳定工作中的核心骨干作用。


传播与传媒学院团学组织

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军和有力助手,在校团委的领导下,传播与传媒学院团总支重视自身建设,通过特色团日活动活跃了学院各团支部,提高基层团干部和广大团员青年的各项素质,达到了增强团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推动我院团建工作有序高效地发展的目的。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青年学子、促进广大学生成长成才,传播与传媒学院团总支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赛事,主要包括:通过举办“睿哲杯”辩论赛、新生拔河比赛、新生篮球赛、班际篮球赛、趣味运动会、歌唱比赛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积极与学院各系合作,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思路指引下,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如新闻技能大赛、新闻摄影大赛、广告创意大赛、学院奖校内初选赛、环保设计大赛、心理广告大赛等。另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全国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如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新媒体创意大赛等重要赛事,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300余项,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传播与传媒学院心康组织

传播与传媒学院心康站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传播与传媒学院结合学校相关文件精神,构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指导、心理危机排查、突发性心理危机干预一体化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积极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建立学生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二级学院心康工作小组——学生班级心理委员——宿舍心理信息员五级联动的心理健康防护网络体系,注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传播与传媒学院心康站通过举办笑脸征集大赛、个人漫画形象绘画大赛、居家齐运动、“众志成城抗疫情”主题演讲、“冷静理智直面疫情”心理公益广告大赛等活动、赛事,增强了传播与传媒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


传播与传媒学院勤工助学中心

学院勤工助学中心为帮助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严格落实党和国家、学校各项资助政策,及时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及时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坚持“立足校园、服务学生”的宗旨,努力做好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工作,开办各类型技能培训班(如绘画班、书法班、PS班等),保障贫困学生在大学中学有所安,学有所成,更为贫困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点亮引航之灯。


传播与传媒学院易班组织

易班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的综合性互动社区,为在校学生提供社区交流、群组聊天、在线学习、活动发布等内容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

我院易班积极开展各类型线上线下活动,如“众志成城共抗疫,挥洒青春担使命”主题征文比赛、杏林春暖,橘井生香——致敬最可爱的人、“传播与传媒学院专业知识”易班线上答题等活动,以“贴近学生、着眼发展、融合服务、浸润教育”为建设标准,成为学生思想引领、教育教学、学生服务的重要平台。传播与传媒学院学生党团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始终按照校党委学工部(学生处)、校团委的要求,创新工作思路、强化教育管理、服务学生成长。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为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构建良好服务平台,以务实敬业、开拓创新的精神致力于本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学风建设

传播与传媒学院非常重视优良学风的建设,始终将学风建设作为核心工作。通过贯彻落实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开展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学院已基本形成学生工作由分管院长统一部署、学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直接指导、各位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具体实施的工作体制,构建了以党组织、团总支、学生会和学院其他学生组织为主要力量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在工作的理念上,学院强调为学生服务,以优质的教育、管理和服务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并通过认真执行学校各项纪律,规范管理,建立了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保证了学生在校学习环境。


特色亮点

办学理念与优势特色

商传播与传媒学院秉承“厚德、励志、博学、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厚基础、精通识、重实践、国际化”为办学思路,抓住国家大湾区建设的机遇,将为大湾区内相关机构、企业培养应用型传播人才能学科建设的目标,立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传统的新闻学及广告学与新兴的网络与新媒体学科的融合,构成了传播与传媒学院学科专业群的优势与特色。学院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坚持应用性人才培养,注重基础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教学;坚持融合网络与新媒体、网络视频制作等新兴专业(方向)与传统的新闻学、广告学及文学艺术等专业的融合,形成了突破传统新闻与传播学局限的跨专业、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

实验室建设是实验教学的基础,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学院投入近千万建设的 “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其设备和实验条件目前居华南地区“一流”水平,为学院各专业的实验教学及其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其中包括非线性编辑实验室、摄影实验室、演播室、录音实验室、动画实验室、音视频传播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能够容纳超过300余名学生同时上实验课,可满足各专业教学及学生实操训练需求。



新闻演播综合实验室节目拍摄区和制作区




大传播实验教学平台于2018年6月建成。设有新闻演播综合实验室、录音实验室、摄影实验室、网络资源制作实验室、新媒体研究实验室共5间场景仿真、教学设备先进的专用实验室。


董事长一行参观视察平台


摄影教学


校领导参观视察平台

平台特色

大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的、仿真型的综合性教学平台。既能实现各专业基础性的技能教学又能满足虚拟仿真的实验教学要求,即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工作岗位或角色(如拍摄岗、导播岗、节目编辑岗、公众号运营岗等)进行系统化的仿真实训,让学生提前体现真实的工作流程,得到综合性的训练,以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



摄影实验室全景


音视频制作实验室





新闻演播综合实验室访谈区

录音室



学生活动

为了更好的服务广大青年学子、促进广大学生成长成才,传播与传媒学院各部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赛事,主要包括:通过举办“睿哲杯”辩论赛、新生拔河比赛、新生篮球赛、班际篮球赛、趣味运动会、歌唱比赛等活动,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积极与学院各系合作,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学赛结合”的思路指引下,举办各类专业技能竞赛,如新闻技能大赛、新闻摄影大赛、广告创意大赛、学院奖校内初选赛、环保设计大赛、心理广告大赛等。另外,学院各部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全国各类型专业技能竞赛,如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新媒体创意大赛等重要赛事,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各类奖项300余项,促进了学生专业水平的提高。


传播与传媒学院官网:http://cm.gdhsc.edu.cn/

推文链接:

学院简介:https://mp.weixin.qq.com/s/k0haDGrjig2cM769LYZ4iA

师资力量:https://mp.weixin.qq.com/s/GjlD4A_nK6GuPieuFJ0h1A

专业导航:https://mp.weixin.qq.com/s/NjqrqVInIHWrWs7iKUsZZg

新闻学专业:https://mp.weixin.qq.com/s/JRhtSi_u5KHF7pcvYOwUcQ

广告学专业:https://mp.weixin.qq.com/s/eenQRM-AB4ebUb7FySbiyg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https://mp.weixin.qq.com/s/gSE8YP6qtdHgFTtlkxnRXQ

动画专业:https://mp.weixin.qq.com/s/grLO_jXBqVIpxuSuFqPvsg

大传播实验平台:https://mp.weixin.qq.com/s/VklF6WiXdZvkvFWAAthCjw

党团工作:https://mp.weixin.qq.com/s/YKhPSyfyVlj5er2nIOrbWQ


传播与传媒学院官方公众号:华商传播与传媒学院


欢迎报考

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

院校代码12621
欢迎投稿 | gdhsxyxcb@163.com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宣传工作办公室 出品

 往 期 推 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